當前位置:首頁 > 信息傳達 >
汕頭力爭5年內1090個村通水泥路
瀏覽次數(shù):1279記者從昨天召開的全市行政村通水泥路建設會議上獲悉,我市將用五年時間實現(xiàn)247個尚未通水泥路的行政村全部通上水泥路。為此市政府將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用于補助。
需改造里程達480公里
我市公路建設經前幾年幾輪大會戰(zhàn)之后,到2002年底地方公路里程已達1425.2公里,初步形成以國、省道干線為主骨架的龐大交通網絡。但總體上農村公路網絡技術等級偏低,路網布局不完善,發(fā)展不平衡等問題依然比較明顯。
據(jù)我市公路交通管理部門近期的調查,全市1090個行政村中,通水泥路的只有843個,占77.3%,未通的247個,需改造建設里程約480公里,需改造橋梁96座2449.8延米。在全市7個區(qū)縣中,行政村通水泥路和危橋改造任務最重的為潮陽區(qū)和潮南區(qū),待建農村公路達350公里;澄海區(qū)已基本實現(xiàn)村村通水泥路。
每年1000萬支持農村建路
為此,我市決定財政上每年安排1000萬元資金專項專用于實施行政村通水泥路工程建設。市交通局也制定了《汕頭市行政村通水泥路工程管理辦法》?!掇k法》規(guī)定,市用于建農村水泥路的資金專款專用,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截留、擠占和挪用。行政村通水泥路建設資金以當?shù)刈曰I為主,市按每公里10萬元、中小橋梁按每平方米1000—1200元的標準補助。
《辦法》還提出具體標準:路基寬不少于6.5米,路面寬不少于4.5米;確有困難的,經市交通局批準可降低標準,但路基寬不得少于4.5米,路面寬不少于3.5米;水泥混凝土路面厚不小于20厘米,最低不小于18厘米;橋涵設計荷載不低于汽—15級的要求,橋涵應與路面同寬。
摘自《大華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