當前位置:首頁 > 信息傳達 >
汕頭中山公園改造規(guī)劃設計方案敲定
瀏覽次數:1299 歷時近一年形成的中山公園改造規(guī)劃設計方案今天上午獲得市十一屆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原則同意,將于近期啟動改造。預計2005年國慶節(jié)前夕,廣大市民將可看到一個“修舊如舊,修舊勝舊”的全新中山公園。
位于汕頭市區(qū)韓江之畔的中山公園是1926年9月15日在污泥成片的月眉塢上奠基興建的,1928年初開放并繼續(xù)建設,占地面積20多萬平方米,四周環(huán)水,園中湖泊以東部玉鑒湖為主,約占全園面積的三分之一,東、西、南面各設有入園橋1座。園中小橋蜿蜒,亭臺林立,綠樹成蔭,水中有島,島中有山,山水互為一體,在省內也是不可多得的一個人工公園。在很長一段時間里,中山公園成為我市一處主要的游覽勝地,每年接待游客達300多萬人次。但隨著時間的推移,公園年久失修、局部破敗的弊端漸現。在去年3月召開的市十屆人大五次會議上,莊虎等代表提出了《關于加大對中山公園的資金投入,使其成為汕頭旅游的一處亮點的議案》,市人大常委會經審議后決定將此作為第1號議案交市人民政府辦理。
市城管局經市政府同意,去年年底邀請省內外3家園林設計單位參加中山公園改造規(guī)劃設計方案競選。經專家評審,今年4月確定廣州園林建筑規(guī)劃設計院的設計方案為中選方案,其后又吸納了其它兩個方案的設計亮點及專家意見作了優(yōu)化修改。
市人大常委會還要求在改造期間確保園內大部分區(qū)域仍可正常為市民提供服務。
【相關鏈接】中山公園改造方案
中山公園改造方案體現了“自然與規(guī)則相結合”,因地制宜把公園分為名人紀念區(qū)、中心廣場文化區(qū)、植物觀賞區(qū)、動物觀賞區(qū)、水上游覽區(qū)、兒童活動區(qū)、老人活動區(qū)、體育活動區(qū)和園務管理區(qū)等9個功能區(qū),突出牌坊、假山、九曲橋這“園中三絕”,使“繩芝亭”等建筑景點重放異彩。園中將增添通透式望江亭、“梅溪晚唱”濱水景觀帶、弧形文化走廊等幾處新景致,并將原博物館改造為潮汕大觀展館。將開辟貫通環(huán)園道路并強化路兩側綠化,形成適合觀光、晨跑的景觀路,動物園和游泳池的功能檔次也將得到提升。新園將適當增加觀葉、觀花、觀果植物品種,加強地被、耐蔭植物的種植效果。此外,還在公園北面規(guī)劃建設連接杏花村的彩虹式人行天橋,方便杏花片區(qū)居民進園。
摘自《大華網》